泰安桂竹筍加工站揭牌   逢乾旱等不到雨後春筍

2021-04-22

2021-04-23 00:49 聯合報 / 記者范榮達/苗栗報導


原住民族委員會3年來補助3千萬元加上苗栗縣政府配合款,昨天在泰安梅園部落揭牌新建的原住民桂竹筍加工站,但是遭逢大乾旱,桂竹筍產量不到往年的1成,加工站等不到「雨後春筍」,試營運2星期收不到1千斤,農民叫苦連天。縣府指出,將輔導農民友善耕作,可領每年3萬元環境獎勵金。

苗栗縣栽種桂竹筍面積約2萬4千公頃,年產量2萬1千噸,又以泰安鄉面積、產量居冠,是部落重要經濟作物,並視為上帝恩賜的禮物,無奈今年因3、4月春雨不來,桂竹筍嚴重減產。

縣府去年輔導成立有限責任苗栗縣泰安鄉桂竹筍生產合作社,以一條龍產業經營模式,讓農民自力完成種植、加工、營銷,並爭取原民會經費加上配合款,在部落打造桂竹筍加工站,原民會經濟發展處長宋麗茹、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及泰安鄉長劉美蘭昨天參與揭牌,一起啟動鍋爐後運轉。

桂竹筍加工站可生產桶筍直接販售至餐飲業,並開發速食包裝等多元產品,不過,3、4月原是桂竹筍盛產期碰上乾旱,產量大減,加工站收到的桂竹筍數量稀落,農民都相當無奈。

縣府農業處指出,因桂竹筍產地多在林業用地,屬於附屬產品,無法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,縣府將輔導農民友善耕作,只要通過認證,連續3年可領到每公頃每年3萬元環境獎勵金。